NatalieZ.Davis
FictionintheArchives:PardonTalesandTheirTellersin16thCenturyFrance
Polity,1987
从本世纪初实证史学在欧洲各国逐渐驱逐了传统以传记或回忆录为基础的史学后,叙事在“历史科学”中的地位就江河日下,所谓“年鉴革命”更是加剧了这一趋势。但到了70年代,当年鉴学派达到全盛之时,年鉴学派第三代的学者却从对“不动的历史”和结构的片面强调转而关注事件、人物、心态等问题。以往被斥为“泡沫”的生活事件重新成为历史学家关注的焦点,于是产生了“叙事的复兴”之类的说法。戴维斯在《档案中的虚构》一书中围绕16世纪法国农民向国王恳请赦免的信件,分析了在“讲故事”、暴力与赦免之间的复杂关系。揭示了农民的叙事与他们的命运是如何借助一系列复杂的话语常规和制度安排联系在一起。作者的分析并不过度地挖掘那些看不见的“结构”,而是致力于展现在求赦信的字里行间所流露出来的过去的“氛围”。在《档案中的虚构》的结尾,作者向那些死去已久的求赦者表示歉意,因为在阅读他们的悲惨故事时,她总是难以遏制地发笑。这些普通农民的命运,夹杂笑声与恐怖,“在饮泣的同时令人失笑”,与福柯晚年对“无名誉者”的研究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并令人想起美国学者史景迁研究中国农村生活的《王氏之死》。
BryanS.Turner(ed.)
CitizenshipandSocialTheory
Sage,1993
尽管近来有关“公共领域”的争论热火朝天,但是对公民权问题的研究始终是社会理论的一个薄弱环节。一方面,有关公民权的分析远远没有对社会阶级的分析复杂深入:另一方面,公民权的概念基本上仍然处于社会理论的核心之外。英国多产的社会学家布赖恩·特纳主编的这本文集则试图填补这方面的空白。收入书中的文章从社会史、观念史和经验分析等各个方面探讨了与公民权有关的问题,范围广泛,而且许多文章的分析很有见地。遗憾的是大部分文章未能将公民权问题与社会理论的许多核心观念和论题联系起来,这多少削弱了全书的分量。看来,有关公民权利的探讨仍需要更复杂和系统的理论建构。